论文作者:成泠莎,指导教师:郑啸,药学院药理系,教授
所属学院:药学院,二级学科:100706药理学
01 导师说
作为一名导师,我深感自豪和欣慰。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回报,也是对我们整个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肯定。同时,我也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医药科研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从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到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作为导师,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专业基础、敏锐科研洞察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药专业人才,为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总的来说,成泠莎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她科研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的见证。我期待着她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02 作者说
医药学的研究往往充满挑战。记得最初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建立抑郁症小鼠模型,每一项应激条件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偶有失误便会导致后续数据不佳且难以复盘。这一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性,每一个数据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次的尝试与坚持,也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冷静、有条理,懂得如何从多角度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当实验取得一定成果,开始撰写文章时,又迎来了新的考验。如何将复杂的研究内容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是一大学问。起初,我在措辞上不够精准,在中英切换及专业术语应用方面不够成熟严谨,多亏我的导师辛勤指导,在一遍又一遍修改过程中,我也不断领会到高影响力的文献写作规范。通过撰写文章,我的学术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学会了用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深刻的研究内容,这种能力在未来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报告撰写都将大有裨益。
文章最终发表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对自己数月甚至数年努力的一种肯定,更是为医药学领域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它意味着我的研究成果有机会被更多的同行知晓、验证和应用,或许能为某个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发带来新的启发。但我也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医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还有无数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这次发表经历让我更加明确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方向,也激励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持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未来能够开展更有深度、更有影响力的研究项目,为改善人类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03 硕士论文简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目前针对抑郁症核心症状的药物治疗手段具有较大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证据特别是来自临床抑郁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抑郁症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功能联系,但是其中的关键机制尚未完全阐明。G蛋白偶联受体35(GPR35)在肠组织和免疫系统中高度表达,对于维持肠道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然而,GPR35在肠道菌群-宿主互作及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论文首先对Gpr35基因敲除(Gpr35-/-)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价及生化指标表征,发现Gpr35影响抑郁样行为的潜在作用环节;进一步对Gpr35-/-小鼠与对照小鼠在肠道环境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小鼠的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且参与到Gpr35-/-小鼠自发抑郁样行为的产生;进而基于菌群空间传递变化规律及单菌定植实验分析并验证了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对抑郁易感性的调控作用;最后,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结合临床抑郁患者样本验证,发现色氨酸的细菌代谢物吲哚-3-甲醛(IAld)可能是基因-菌群互作影响“肠-脑”交流及抑郁易感性的关键代谢物。以上研究揭示了Gpr35可以通过调控菌群结构和代谢功能进而影响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为从肠道菌群及小分子代谢物调控角度干预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提供了新依据与新途径。
学术成果
主要工作及创新性:
从宿主基因-肠道菌群互作的角度出发,对抑郁症的生理病理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35(GPR35)对小鼠抑郁易感性的调控作用,为抑郁症新的遗传易感基因发现和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新发现。
从肠道菌群相关代谢小分子介导肠脑轴信号传递的角度阐述了抑郁样行为发生的遗传-环境互作机制,揭示了具有抑郁行为调控作用的新代谢物及其可能机制,为基于“脑病肠治”的抑郁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潜在切入点。
我们的研究提示未来深入研究宿主遗传因素和肠道微生物因素互作调节复杂行为的机制不仅将扩大我们对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还可能带来新的治疗方法突破。
在校荣誉:
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024)
中国药科大学威尔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3)
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Cheng, L., Wu, H., Cai, X., Zhang, Y., Yu, S., Hou, Y., Yin, Z., Yan, Q., Wang, Q., Sun, T., Wang, G., Yuan, Y., Zhang, X., Hao, H., & Zheng, X. (2024). A Gpr35-tuned gut microbe-brain metabolic axis regul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Cell host & microbe, 2023, 32(2), 227–243.e6. (ESI高被引,一流期刊)
[2] Cheng, L., Wu, H., Chen, Z., Hao, H., & Zheng, X. (2023). Gut microbiome at the crossroad of genetic variants and behavior disorders. Gut microbes, 15(1), 2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