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angulatin 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及机制探究

发布者:朱文博发布时间:2025-01-15浏览次数:30

论文作者:庄玉,指导教师:邱志霞

所属学院:中药学院,二级学科:中药药理学


01 导师说

庄玉同学是我在药大带的第2名硕士生。

于她而言,她拿着门门高分、荣誉满满的本科成绩推免进硕士研究生的大门(我的优秀有目共睹),却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时间安排紧凑(生活没有诗情画意)、实验结果屡败(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导师指责怀疑(我为啥选你做导师)的研究生初期心路历程。但不一样的是,她长相甜美但内心坚韧有力。实验技术不熟练时她会一个人死磕到轻松掌握;遇到困难时她会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经人指点后她会带着批判性思维理解和消化;她愿意挑战未知的领域和追寻知识的边界,更注重团队协作和高效工作;带教师弟师妹时她耐心且有责任感;课题汇报时她准备充分、逻辑清醒、声音洪亮、自信满满;找工作时也不会耽误科研工作,进入工作岗位后还在完成对自己和对老师的承诺。我想这应该就是我心目中研究生该有的样子,尽管可遇不可求。

于我而言,初为人师的激动和无畏、惶恐与重建,相处下来的惊喜与欣慰、自信与成长、分开之后的不舍与期待将会贯穿于我和她曾经作为师生相处的三年以及今后作为朋友相待的日日月月。


02 作者说

药大七载求学路,良师益友相伴,丰富多彩。我研究生就读于中药学院中药药理学专业,师从邱志霞副教授,主修药代动力学方向。很幸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期间精练动物实验技能,死磕LC-MS/MS分析方法开发,摸索试验方案,汇报试验数据,探讨课题设计,是一个个纯粹的动作串成我厚重的研究生生活。最终具象化表现在:毕业求职时,不怯面试官,自信表达三年积攒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与课题经历。

面对科研,想对师弟师妹们说,课题方向的确定只是一小步,通过学习基本功、探索未知性而发掘的一盏隐约闪烁的灯,引领着充满希望的我们前行。前行道路一定意味着无数次尝试与摸索的艰辛,无数个日夜的失败与重建。可能需要我们不断地查阅文献、“厚脸皮”地求教各位师长、积极主动向导师汇报求解。同时要敢于不断优化屡屡失败的试验,结果不好就优化复盘,结果好就乘胜追击,不断深耕。科研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意志的磨砺,过程中希望你们永远相信自己,保持释放压力的能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享受当下,延迟满足,拥有锲而不舍的决心和直面困难的勇气,才能收获一个良好的正反馈循环。

心存我良师,宛如崇山松。面对导师,面对课题组,我始终存有一份深深的敬意与感激。感谢邱志霞老师对我的答疑解惑、包容与鼓励,您用您的智慧和经验为我指引方向,树立信心,使我在科研道路上变得冷静勇敢。感谢团队中诸多教授和老师们提供的科研平台,在这样的课题组,我感受到团结、温馨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长路漫漫亦灿灿,愿每一位正在求学、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的药大学子,享受当下,学有所成!愿母校越来越好,更加辉煌!


03 硕士论文简介

本文考察了新型候选抗癌天然产物Withangulatin A(WA,C30H38O8)的药动学行为及机制。研究发现,WA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F=2.83%),主要原因是肠肝脏首过效应显著(Fa∙Fg=11.91%,Fh=14.80%);机制探究发现,WA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肠上皮细胞,再经肠肝部位的CYP3A4代谢。此外,血浆白蛋白而非常规酯酶介导了其在血浆中的水解代谢。

探究过程:首先探究了WA 在大鼠体内的ADME特征及口服生物利用度;通过系列插管手术实现不同部位的给药和采样,考察肠道和肝脏对WA 首过效应的贡献程度;建立Caco-2细胞模型,评价WA渗透能力与跨膜转运机制;采用不同体外代谢体系,探究WA的主要代谢部位、代谢反应类型,以及鉴定介导WA代谢的CYP450s /水解酶亚型;通过酶动力学分析、分子对接、蛋白结合率等试验探究WA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完善WA的水解代谢行为和机制。

研究意义:1)尽管WA的C15位侧链羧酸酯键是CES2的倾向底物,但其在血浆中的水解代谢并不由该酶介导,而是通过白蛋白实现。这使得更多研究关注到药物血浆结合蛋白在水解代谢中的作用。2)WA在血浆中发生内酯环开环,破坏了A型withanolides类成分C22-C26位δ内酯的关键基团,为后续A型withanolides成分的构动-构效关系提供参考,更为类 WA 结构的天然产物的药动学规律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

学术成果  

本人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药物代谢尤其是水解代谢行为及机制探究,为药物的构动、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助力药物研发及成果转化。在药大攻读硕士学位(学术)期间,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3篇:

论文课题“Withangulatin A(W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机制研究”,通过整体动物药动学研究、肝肠首过效应研究、细胞摄取转运研究、体外代谢研究等,阐明天然产物Withangulatin A (WA) 在大鼠体内吸收与代谢机制,并发现血清白蛋白HSA作为负责WA血浆代谢的主要水解酶的证据。部分研究内容已发表:Hydrolytic Metabolism of Withangulatin A Mediated by Serum Albumin Instead of Common Esterases in Plasma. Eur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 2023 Jul;48(4):363-376(共一排一)。

课题“肝肠首过效应对JAK1抑制剂FZJ-003吸收和代谢的贡献”,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探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FZJ-003的药动学特征,从药动学角度阐释化合物的改构设计理念,完善其构动构效关系。部分内容已发表: Contributions of intestine and liver to the absorption and disposition of FZJ-003, a selective JAK1 inhibitor with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filgotinib.  Eur J Pharm Sci. 2022 Aug 1:175:106211(第一作者)。

课题“丹参酮 ⅡA抑制SDH阻断NLRP3炎性体活化的研究”,通过建立体内外炎症模型,从细胞、分子及动物水平考察丹参酮ⅡA的抗炎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内容已发表:Tanshinone IIA prevents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mice via inactivation of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 macrophages. Acta Pharmacol Sin. 2021 Jun;42(6):987-997(共一排二)。